close

許多人應該被債務或金錢上的問題壓得喘不過氣

往往走上不好的方向高利貸之類的..

今天分享一個好資訊給大家^^

免費諮詢專業人員 最快的時間解決你所遇到問題 解決你個人困難幫助你的問題

 

 

http://goo.gl/2hr9j4

 

立即點擊



html模版






標題

台灣的地震活動


問題


可否請大家給我一些有關台灣的地震活動、為什麼有地震、台灣因地震而引起的地形變化..........?有關地震的都可,但請不要我一些世界著名地震。謝謝。如是用Copy的,請一定要填上資料來源,因為是學校要找的資料啦!謝謝。


最佳解答


地震發生的原因為何?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 (例如:核爆) 。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 (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 (例如,隕石撞擊) 。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 (構造性地震) 為主 。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 (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 (elastic waves) ,我們稱之為地震波 ( seismic waves) ,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斷層可分那些類? 比較斷層發生前與發生後的地層形狀可分四種: (1)鈍角向上拱起之正斷層。 (2)銳角向上拱起之正斷層。 (3)向右移動之右移斷層。 (4)向左移動之左移斷層。 何謂震源與震央? (1)震源 (hypocenter) :地震錯動的起始點。 (2)震央 ( epicenter )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點。 何謂淺層地震、深層地震? 地震震源深度在0~30公里者稱為極淺層地震(very shallow earthquake)。在31~70公里者稱為淺層地震(shallow earthquake)。在71~300公里者稱為中層地震(intermediate earthquake)。在301~700公里者稱為深層地震(deep earthquake)。 何謂地震序列? 先後排列,即為地震序列。而所謂同一系列之地震,係指發生位置鄰近,時間上連結之所有地震,包括前震、主震及餘 震 ;其定義又分別如下: (1)前震 ( Fore-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於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稱之。唯有時前震為時甚短,且不顯著。 (2)主震 (Main-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規模最大者稱為主震 ; 若最大者有兩個,則先發生者稱為主震。 (3)餘震 (After-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稱之。 主要的地震波有那些? 震波依傳播路徑可分為兩大類: 一、體波 (body wave):可在地球內部傳播,依波動性貿之下 同又分為: (1)P波 (縱波或壓縮波) :性質與音波相似,質點運動和波傳播方向一致,速度最快。 (2)S波 (橫波或剪力波) :質點運動與波傳播方向垂直,產生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的振動,速度次之。 二、表面波 ( surface wave) :沿地球表層或地球內部界面傳播,主要可分為: (1)洛夫波 (Love wave) :質點沿著水平面產生和波傳播方向垂直的運動。 (2)雷利波 (Rayleigh wave) :質點在平行於震波傳播的垂直面上,沿著橢圓形軌跡震動。 如何計算規模? 目前世界所通用的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ML),乃美國地震學家芮氏於一九三五年所創。其定義為:一標準扭力式伍德斗安德森地震儀 ( Wood一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 ) ( 自由週期0.8秒,倍率二千八百倍,阻尼常數0.8)在距震央一百公里處所記錄的最大振幅以微米 (Micron, l u=10^-3mm) 計的對數值。其計算公式為: ML=logA-logA0 式中A=標準扭力式地震儀,在某觀測站所記錄之最大振幅 (以u為單位) 。 A0=距離修正量;當標準扭力式地震儀於標準地震 (ML=0 )時所記錄之最大振幅。 除了芮氏規模 (ML) 外,尚有體波規模 (mb) 及表面波規模(Ms)。體波規模是根據體波之振幅 ( A ) 及週期 ( T ) 而定,其關係式為: mb=logA/T +Q(D ) 式中Q(D )為距離修正量。 表面波規模是根據表面波振幅 ( A ) 及週期 ( T ) 而定,其關係 式為: Ms=logA/T + a log D+ b 式中A為距離; a,b為區域性常數 過去發生之地震其模模 (M) 與次數分布情形如何? (l)M大於九之地震,自有地震觀測以來尚未發生過。 (2)M八.五至九之地震,為最大級之地震,全世界發生次數 大約為十年一次。 (3)M八至八.四之地震為第一級大地震,如震央在陸上會造成大災害,如震央在海底會引起大海嘯,而且主震後有很多餘震,全世界大約每年平均發生一次。 (4)M七至七.九之地震為相當大的地震,如震央在陸上會造成大災害,如震央在海底會引起海嘯,全世界大約每年發 生二十次。 (5)M六至六.九之地震,如震央在陸上會造成災害,世界上任何主要地震觀測站均可測得其地震波,每年大約發生一百五十次。 (6)M五至五.九之地震,有感區域相當大,震央附近會造成 災害,每年約八百次。 (7)M四至四.九之地震,通常下發生災害,我們通常感到者都是M四以上之地震,每年約六千二百次。 (8)M三至三.九之地震,在震央附近人體可以感到,每年約 四萬九千次。 (9)M二至二.九之地震,人體下能感到,震央附近之觀測站 可測得此地震,每年約在三十萬次以上。 (10)M一至一.九之地震,用高倍率地震儀才可以觀測到其地震波。 (11)M一以下之地震,設在適當地點之超高倍率地震儀才可以觀測到此地震。 以上所述僅適用於淺震源之地震。 何謂板塊運動? 板塊構造學說 (plate tectonics) 主要在說明目前發生在地球上層的構造及解釋 地震發生之原因。地球的最外部為冷而硬的可移動之岩石,稱為岩石圈 (lithosphere) ,其厚度平均約一百公里,岩石圈之下為軟流圈(asthenosphere)為黏度高的液體物質所組成,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而成可塑性,使岩石圈漂浮其上。 板塊構造的基本觀念是將岩石圈分成數個接近剛性之板塊,包括較大的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及南極洲板塊和數個較小之板塊 (見附圖),板塊受到張力、壓力、重力及地函對流的作用,不同的板塊之間每年以數公分的相對速度緩慢移動,大部分的地震、火山及造山運動便由於相鄰板塊之互相作用而發生。 板塊交界處主要有三種型態, (1)分離板塊交界處 ( divergent boundaries ),代表地殼引伸拉裂的現象,在中洋脊 (mid一oceanridge) 處相鄰的兩板塊互相分離,而產生新的岩石圈,其材料來自地函的上部,係經熔融作用而產生。地殼在這裡由於張力作用向兩側擴張延伸,沿著發散交界處常有地震發生,其震源深度多在一百公里以內。 (2)聚合板塊交界處 ( convergent boundaries) ,在這交界處兩板塊相互碰撞,較 重者插入較輕者之下方 (約以30~45之傾角) ,使者的岩石圈消失而回到地函中,這插入的部分叫隱沒帶(subduction zone) 。由於兩板塊間的相互磨擦,所以沿著隱沒帶可以不斷地發生地震良而造成一地震帶,其震源深度可從很淺到大約七百公里左右。台灣花蓮附近為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之聚合板塊交界處所以地震非常頻繁。 (3)守恆板塊交界處 ( conservative boundaries) ,不產生新的岩石圈也不使岩石圈消失,相鄰兩板塊彼此橫向移動磨擦,而產生震源深度較淺之地震。台東縱谷斷層即為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之守恆板塊交界處。 台灣地震帶之分布情形如何? 台灣地震帶主要有三 (1)西部地震帶,自台北南方經台中、嘉義而至台南。寬度約八十公里,大致與島軸平行。地震次數較少,但餘震較頻繁,持紅時間較短暫,範圍廣大,災情較重,震源淺 (約十餘公里),地殼變動激烈。 (2)東部地震帶,北起宜蘭東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經過花蓮、成功到台東,一直至呂宋島;此帶北端自宜蘭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延伸至西太平洋海底者相連,南端幾與菲律賓地震帶相接。此帶成近似弧形朝向太平洋,亦和台灣本島相平行,寬一百三十公里,特徵為地震次數多。通常,震源較西部者為深。 (3)東北部地震帶,此帶自琉球群島向西南延伸,經花蓮、宜蘭至蘭陽溪上游附近,屬淺層震源活動帶。 台灣地震危害度的分區情形如何? 依據台灣地區過去的地震分布及震災損害情形,台灣地震危害度由輕至強烈分為四區 (以行政區劃分) : 第一區,新竹市、台中巿、高雄市、桃園縣、新竹縣、台中縣、南投縣、彰化縣、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金門,馬祖地區。 第二區,台北巿、基隆巿、台北縣、宜蘭縣、苗栗縣、雲林縣。 第三區,台南巿、台南縣、台東縣。 第四區,嘉義巿、嘉義縣、花蓮縣。


其他答案


參考下面的網址看看http://phi008780430.pixnet.net/blog地震是重大天然災害成因之一,由地震資料之統計顯示,大多數地震發生在三條主要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中洋脊地震帶上,其中又以環太平洋地震帶所發生的地震最多,佔全世界地震總數百分之七十以上。就災害性地震而言,全球每年發生170個規模大於6.0的地震,亦即平均每兩、三天即可能發生一個導致災害之地震。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頻繁。就災害性地震資料統計分析,台灣地區平均每年可能發生一次災害性地震。是故,居住於地震帶上的每一個人,應對地震多所瞭解,以期能在地震前有完善的準備,地震時能適時適地應對,地震後有妥善的因應對策,即可讓地震災害減至最低程度。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屬環太平洋地震帶一部分,地震活動非常頻繁。台灣地震帶主要有三:西部地震帶:自台北南方經台中、嘉義而至台南。寬度約八十公里,大致與島軸平行。地震次數較少,但餘震較頻繁,持續時間較短暫,範圍廣大,災情較重,震源淺(約十餘公里),地殼變動激烈。東部地震帶:北起宜蘭東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經過花蓮、成功到台東,一直至呂宋島。此帶北端自宜蘭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延伸至西太平洋海底者相連,南端幾與菲律賓地震帶相接。此帶成近似弧形朝向太平洋,亦和台灣本島相平行,寬一百三十公里,特徵為地震次數多。通常,震源較西部者為深。東北部地震帶:此帶自琉球群島向西南延伸,經花蓮、宜蘭至蘭陽溪上游附近,屬淺層震源活動帶。台灣地區地震活動分佈圖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324000010KK04972

922922B0A281F957
arrow
arrow

    b59lp59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